李永徽 葉云生
(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安徽馬鞍山243004)
1.前言
地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她是人類生存的載體,人類享受著大自然和歷代前人的恩賜。
我國是一個旅游資源大國,有著許多得天獨厚的自然旅游資源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安徽巢湖地區(qū)(巢湖市——含山縣——和縣)丘陵生態(tài)旅游景觀帶就是其中之一,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護、開發(fā)和重視。該景觀帶長約80公里,位于長三角和南京一小時經(jīng)濟圈的重要地段,它是一個包含多學科內涵的丘陵生態(tài)旅游景觀帶,包含有重要人文景觀和歷史故事;豐富的溫泉資源;較好的丘陵多山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較大的古人類文化遺址和豐富的地質遺跡,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
2.生態(tài)旅游帶中的資源
2.1 地質旅游資源
2.1.1 溫泉資源——主要有三處
2.1.1.1 巢湖泮湯溫泉。是其中較大的一處溫泉。因交通方便、泉眼多、溫泉流量大,因此受到較高重視,較早建設、配套全、規(guī)模大。因其水質較好,能治皮膚病,較早就建有幾個溫泉療養(yǎng)院、溫泉賓館,經(jīng)營開放較正常,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較好。
2.1.1.2 和縣香泉溫泉。該溫泉歷史悠久,南朝梁昭明太子統(tǒng)27歲時,一身疥瘡,痛苦不堪,來到香泉后,每天都到泉中沐浴,洗了一段時間后,病愈體健,精力充沛,高興之余,揮筆題寫了“天下第一湯”而從此聞名于世。溫泉含多種礦物質,如硫、氡等,水溫在40~45℃,溫泉泉眼不多,現(xiàn)已建有山莊,并已引資正在建能容5000人的大型溫泉度假村,由于較偏遠,游客較少,因此鎮(zhèn)政府開設了一處不收費的民用溫泉,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2.1.1.3 含山昭關溫泉。發(fā)現(xiàn)較早,因交通不便,至今尚未很好開發(fā)。昭關溫泉在長150米、寬70米范圍內散布有幾十處泉眼群,日出熱水1400~2500噸,經(jīng)檢測,溫泉PH值為6.6,主要微量元素為鋅、硅、氡等,對治療類風濕有顯著療效。
在地方政府重視努力下將引資,隨著交通進一步建設,必將有一個好的發(fā)展。
2.1.2 古人類文化遺址
2.1.2.1 和縣龍?zhí)抖础肮湃祟愇幕z址”,位于巢湖地區(qū)和縣善厚鄉(xiāng)汪家山,是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等單位,于1986年11月在這里發(fā)現(xiàn)的一具我國最完整的古猿人頭蓋骨化石,并定名為“和縣猿人”,屬新生代第四紀更新世中期,距今約30萬年。他與北京周口店猿人、爪哇猿人等有相似之處?!昂涂h猿人”的發(fā)現(xiàn),說明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都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1988年“和縣猿人”遺址——龍?zhí)抖?,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寫進了中學教科書。目前,龍?zhí)抖幢Wo遇到一定困難和問題,已引起有關部門及社會重視。
2.1.2.2 含山凌家灘遺址,地處銅城閘鎮(zhèn),是在1985年發(fā)現(xiàn),總面積約160萬平方米,是距今53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聚落遺址,從中發(fā)掘出珍貴文物1300件,其中有很多珍品在國內還是首次發(fā)現(xiàn)。
1998年凌家灘古遺跡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之一,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并將建成博物館及凌家灘古人類文化遺址公園。
2.1.3 地質遺跡,位于巢湖市北郊居巢區(qū)平頂山及馬家山一帶,區(qū)域地層巖石出露完好,是我國乃至全世界含下三疊統(tǒng)地層發(fā)育最為完整的地區(qū)。完整地保存了距今2.5億年——1.9億年間的地球復蘇的豐富信息。該地層序列清晰,生物化石豐富,在此發(fā)現(xiàn)的極為罕見的“巢湖龍”及魚類化石,還有螺類及貝類等眾多的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2005年在巢湖市召開了“三疊紀年代地層與生物復蘇”國際會議,并確定為國際首選標準剖面。
目前全國有中國地質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25家與地質有關院所、科研單位,把這里定為地質科學考察和教學實習的理想基地。
地方政府很重視地質遺跡并作為保護區(qū),這對巢湖“地質興市”及旅游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2.2 歷史人文旅游資源
這里有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上至春秋戰(zhàn)國的伍子胥,下至北宋的大思想家王安石及其它時代典故,蘊藏著許多歷史遺跡和歷史故事,是一個值得人們向往的地方。
2.2.1 含山縣古昭關遺址,位于含山縣城北。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里是吳楚兩國邊界,屬楚國入?yún)菄闹匾呹P,古有“吳頭楚尾”之稱。這里群山環(huán)繞,層巒迭幛,其中峴山、城山并列突起,雙峰夾峙,一線開天,因勢扼守,險關天成,當時這里巨石壘關,兩側山上駐扎重兵,設置了峰火臺、滾石臺、弓駑溝等防御系統(tǒng),山腰有點將臺、楚兵營、跑馬垅,是一個設施完備的邊關要塞。伍子胥一夜急白須發(fā)就發(fā)生在這里。南宋初年,始建“伍相祠”于關上,現(xiàn)修葺一新。
目前公路很好,交通方便,含山縣正在設法進一步引資,以便擴大昭關遺址范圍,提高遺址旅游觀賞等級。
2.2.2 和縣霸王祠,位于烏江,是省文物保護單位。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自刎于此,后人立祠祀之?,F(xiàn)有漢闕、拋首石、三十一響鐘亭、烏江亭、駐馬河遺址,旗桿臺、二十六騎土坡、欞星門、偏殿、享殿、衣冠冢、墓道墓室、石人石馬、霸王鼎等十幾個景點,氣勢非凡,建筑精美,環(huán)境清幽,松柏常青。游人來此緬懷當年蓋世英雄,發(fā)思古之幽情,感慨系之,思緒萬千。
霸王祠園布局合理寬大,但大門外不遠建上了一大型化工廠,生態(tài)環(huán)境欠差,非??上?。
2.2.3 和縣陋室,為唐代劉禹錫調任和州剌吏時所建,他寫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边@一名篇流傳千秋,《陋室銘》曾由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書,并勒石成碑。陋室正廳塑劉禹錫全身立像,上懸“政擢賢良”橫匾。室前有石鋪小路和石階,室后有小山,形似臥龍,苔蘚斑駁,綠草如茵,林木扶疏。山下“龍池”,碧波如染游魚浮沉。陋室環(huán)境清幽,又風儒雅,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xiàn)在陋室前后環(huán)境,過于擁擠窄小,應果斷拆掉一些圍墻外的建筑,擴大陋室相應建筑范圍,以還“陋室”名篇。
2.2.4 含山縣褒禪山華陽洞,位于含山縣東北8公里處。唐貞觀年間,全國四大高僧之一慧褒和尚在華山結廬修煉,圓寂后其弟子將華山更名為褒禪山,并擴建了褒禪寺,成為千年佛教圣地。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游褒禪山華陽洞寫下傳世名篇《游褒禪山記》,也被國家列入高中必讀課文。
華陽洞內,峽谷幽深,怪石嶙峋,洞深1600米,有十大景區(qū),102個景點,華陽洞有險、奇、美、絕四大特點——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中有河,洞中泛舟,屬于喀斯特石灰?guī)r溶洞群,被譽為“天下第一名洞”。
2002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AA級風景區(qū),洞內外摩巖石刻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柏油公路已建成,將通縣城至華陽洞的旅游公交車,并建有“褒禪山度假村”,吃住接待方便。
褒禪寺及華陽洞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好,地域寬廣,是人們休閑旅游的好去處。預計此處景觀會有一個大發(fā)展。
2.3 國家森林公園資源
2.3.1 和縣雞籠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和縣西北25公里,山高240米,雞籠山遠望像只雞籠,近看是座山峰,是在2億2千萬年前因地殼變動產(chǎn)生擠壓,使巖層陡立而成。
雞籠山歷史悠久,李白、許澤、李思聰?shù)缺姸鄽v代名人來此并題詠,在唐初時,這里山上山下寺廟眾多,后歷經(jīng)戰(zhàn)亂,原有建設被毀較多,現(xiàn)重修鳳林禪寺,山麓及山頂?shù)缆芬残拗恍?。雞籠山上還有“三清殿”、“南天門”、“一線天”、“溶巖洞”和“百歲闋”等景點。周邊是數(shù)萬畝原始森林,莽莽蒼蒼,際無邊崖,山上山下,古木參天,又構成了一個天然氧吧,有人稱雞籠山為“江北小九華”,現(xiàn)被國家批準為國家一級森林公園。
由于地質構造運動強烈,造成陡險的地貌和風化松軟的泥沙質巖層與石灰?guī)r層的整合接觸,雞籠山很有可能在大雨后產(chǎn)生滑坡和泥石流,因此要加固巖體和監(jiān)控。
2.3.2 含山縣太湖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含山縣城西南30公里處,山高441米,它東俯長江,西鄰巢湖,群山環(huán)繞,層巒疊翠,林幽石奇,內流水碧,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好。唐朝就有僧人來此修行,北宋有應寬法師在此建“普明禪寺”。向山頂攀登有二圣殿,龍王殿,天臺等景觀,氣勢壯觀。公園附近還有一大型養(yǎng)鹿場,可供游人參觀。
3.幾點發(fā)展構想
安徽巢湖地區(qū)南北向的丘陵生態(tài)旅游景觀帶,包含有眾多膾炙人口的高品位景觀,我認為牽涉到地質、地理、歷史、醫(yī)學、生態(tài)、環(huán)境等諸多方面,為此提出以下幾點發(fā)展戰(zhàn)略構想:
3.1 在巢湖地區(qū)80公里×20公里范圍內的適當丘陵地段,建立國家自然生態(tài)保護區(qū)、國家(森林)地質公園和其它有特色的公園(如溫泉群,古人類文化遺址等),可請全國有關專家到巢湖地區(qū)開研討會、考察研究做出評價,供省、市政府規(guī)劃決策參考。
3.2 巢湖地區(qū)景觀內容豐富,又在長江三角洲及南京一小時經(jīng)濟圈內,區(qū)位優(yōu)勢極為明顯,蘇皖兩省可綜合考慮研究進行合作,進一步合理開發(fā)。還可作為旅游出國及到邊遠地區(qū)的旅游作為后備地域和補充景點。
3.3 交通雖較前方便,但城際間、景點間的旅游專線及專車尚不足,要進一步規(guī)劃加強。同時在國內及蘇皖兩省要加大力度宣傳介紹。引起更多的游客、學者重視前往。
3.4 巢湖地域生態(tài)旅游景觀帶,可做為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歷史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國家級科研和教育基地。
3.5 一些景點要進一步加強保護,如巢湖的地質遺跡、含山的古人類文化遺址、和縣雞籠山的陡險地貌等。有的可適當繼續(xù)合理開發(fā)和擴建,如含山昭關溫泉,和縣香泉溫泉等。
3.6 還有一些較偏遠的,交通不便的其它景觀,如和縣長江邊的西梁山等景點,有待改善交通條件后進行合理開發(fā),吸引更多游客。
參考文獻
[1] 和縣文化旅游局走進和州2004年
[2] 省測繪局安徽省地圖福建省地圖出版社1984年
[3] 若干景點資料馬鞍山皖江晚報~2006年
[4] 若干景點介紹及門票說明各景點~2006年